中新社上海8月20日电 题 :ChatGPT会取代科幻作家吗 ? 作者 王笈 今年以来,取代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GPT几度更新升级 ,科幻海内外众多作家对此表达过担忧;好莱坞编剧罢工事件让更多人关注起科技发展与原创版权之间的取代创作伦理等问题 ,“ChatGPT写作”“人工智能杀死文学”等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科幻焦点 。 ChatGPT的取代技术发展对文学创作而言是掣肘还是助力?正在举行的2023上海书展上 ,中国科幻文学界畅谈相关话题,科幻深入探讨ChatGPT或将产生的取代影响 。 “如果科幻作家能被ChatGPT替换,科幻人工智能就不是取代今天的人工智能了,一定是科幻突破了图灵测试的‘强人工智能’ 。”《科幻世界》副总编姚海军认为 ,取代ChatGPT确实能给写作带来一些帮助,科幻特别是取代在专业性的细节写作中为作家提供便利,但科幻作家不会因此被替代,科幻核心原因在于“想象力” 。取代“ChatGPT写作的本质是一种模仿,如果ChatGPT也具有想象力了 ,这个世界就真的不一样了。” 姚海军被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称为“中国的坎贝尔”,是科幻小说《三体》背后的“伯乐”。“我还没有见到过通篇都是ChatGPT写的作品,但是已经有作家在尝试使用ChatGPT。”姚海军说,ChatGPT“干预”文学创作 ,什么样的“分寸”才是合适的 ,自己尚未得出结论。“也有些忧虑,未来人工智能会不会给人类编织一个‘信息茧房’,而我们就生活在它的‘茧房’之中。”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指出,ChatGPT的运行机制是语言,把所有东西化为语言 ,语言又化生万物,建构出一个世界 。“机器已经在帮人类做很多事情了,现在到了帮人类写作的时候了 。”他认为,ChatGPT可以帮助作家寻找写作素材、进行“头脑风暴” ,“每个人的知识领域都是有限的 ,如果机器能在这方面很快地提供帮助,我们就可以更专注于具有创意性、创造性的工作 。” “可以用更开放的态度来看待这件事情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江晓原表示,对聊天机器人作用的界定 ,当下还没有明确标准 ,只要作者能够为或将带来的“抄袭”问题承担起责任,他并不反对在文学创作中使用ChatGPT。 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更担忧的是 ,一旦ChatGPT占有了人类既有的全部资料库,有可能会成为比人类更高明的“说书人” 。科幻是未来的哲学,打破现实世界的时空限定,去思考一些问题;另一方面,科幻也是通俗文学的门类之一,科幻小说的思想性 、故事、审美、哲学 ,必然要通过语言来表达 。“当ChatGPT占有更丰富的素材库,它能够更准确地去把握 ,也许能写出更精彩、更微妙的细部创作 。” 不过,戴锦华也提出,当故事足够精彩时,语言的粗陋会被相对忽视 。“我更喜欢拥有某种决绝、勇气、执念、追问或质询态度的作品;在ChatGPT难以覆盖的应用场域中,批判性思维是其中之一。我不认为未来是一个‘人机大对决’的时代 ,但是人类的反身自问,恐怕已经非常急迫了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