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创新发展,体验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制定实施方案 ,送戏要求各地进一步优化基层文化资源配置、下乡广泛组织乡村品牌文化活动、各地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阵地作用 、出新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招带其中的动村一项任务 ,就是化繁统筹文旅综合性资源 ,结合各地实际 ,非遗发挥文化赋能优势。体验 在江西婺源县 ,送戏一大早 ,下乡江湾村的各地村民们就在精心准备民俗表演活动“豆腐架”,孩子们穿上古老的出新戏服,站在卖豆腐的架子上穿街而行,庆祝丰收。 婺源县江湾镇江湾村村民 朱汉平:我们这是属于乡村自己的一种文化,比如中秋节 、春节、国庆节,自发搞“豆腐架”(民俗表演) 。 江湾豆腐架是江西省非遗保护项目,在重大节假日时,这里都有豆腐架巡游活动,每抬架子展示一个人物故事 ,旌旗彩灯、鼓乐开道 ,热闹非凡,为游客们送上一场场精彩的民俗盛宴 。 游客 苏女士 :以往的话看多了山山水水,但是来到婺源更多看到的是一些文化遗产,感觉更有意义 。 在江湾村刚刚建成的“梨子巷”街区 ,与非遗文化资源有机融合,将婺源三雕、傩舞、甲路纸伞制作等10多个非遗项目引进 ,乡村文化活动充实的同时 ,也助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近年来,婺源县坚持“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赋能优势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搜集、整理和保护 ,加大对非遗项目与乡村文化以及乡村旅游相融合 ,达到精神和物质的双丰收 。 婺源县文广新旅局副局长 王卫:村民学习到一些文化活动以后,通过从事旅游活动,也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使文化和旅游形成了一个良好互动的局面 。 创新乡村公共空间 带动村级文化繁荣 不少地方因地制宜对老旧乡镇综合文化站进行更新改造 ,形成了“小而美”的乡村公共文化新空间。一起去河南鹤壁的淇县,看看当地百姓的文化生活新感受 。 鹤壁市淇县高村镇文化站剪纸艺术文化合作社社长 刘朋飞:小朋友可以剪一些兔子 、月饼还有五角星 。 家长们在身边加油指导,小朋友们也是一脸的认真劲儿 。 鹤壁市淇县高村镇居民 张家楠:我剪的是“向国旗敬礼”,我剪得可仔细了。 胜出的家庭领到了象征丰收富足的南瓜和生活红火的辣椒项圈 。 鹤壁市淇县高村镇文化站剪纸艺术文化合作社社长 刘朋飞:看到大家积极性非常高,我非常开心 ,这说明大家对文化的参与度是越来越高,让更多的村民有条件接触到传统文化 。 除了开展各类的剪纸活动,高村镇文化站还在素养提升、以文化人、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打造诗画园林式文化站,拓展了淇园竹文化园、农耕文化园等八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 ,以“孝、贤 、廉、德”理念滋养群众文化新生活 ,不仅让故地换新妆 ,也注入了“文化力量”。 鹤壁市淇县高村镇居民 刘希文 :孩子最喜欢来这里学剪纸 、学画画、练书法 。图书馆有电子大屏,孩子在大屏上都可以看书了 ,多读书增长小孩的见识 ,这儿现在打造得跟城里一样 。 鹤壁市淇县高村镇文化站站长 王文华 :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乡村居民 ,通过加强乡村文化空间联动,提高村民文化参与度 ,改变村民原有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 ,以文化为媒,孕育文明乡风 、良好家风 、淳朴民风,影响和带动村一级文化活动繁荣,助力乡村振兴。 扎根乡村 壮大基层文化志愿服务队伍 提高基层文化的建设 ,在很大程度上要壮大基层文化志愿服务队伍 ,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 ,鼓励退休人员 、专业文化艺术工作者 、文化艺术爱好者 、非遗传承人等群体参与志愿服务 。 在湖南益阳 ,桃江县灰山港镇依托乡镇综合文化服务站 ,打造了一支文艺轻骑兵,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陈源益 、苏映霞夫妇是当地中学知名的音乐教师 ,也是镇音乐家协会的志愿者,从2016年开始,夫妻俩利用业余时间,为广大音乐爱好者进行免费培训,帮助他们系统掌握基础乐理知识 、歌唱技巧 。 益阳市桃江县灰山港镇音乐爱好者 孙妙英:有专业老师的指导,这种学习机会对我们业余爱好者来说很难得 ,我们收获很多。 桃江县灰山港镇文化综合服务站还成立了作家协会 、音乐家协会等等9个文化艺术协会,共有1500多名协会会员 。各协会立足自身特色 ,搭建了各类文化共享平台,为会员们提供展示才华 、交流分享的舞台。 这几天 ,演员们正在紧张排练花鼓戏《封窑》 ,为接下来送戏下乡做准备。从2018年开始 ,灰山港镇文化站组织音协、舞协、曲艺协会的文艺骨干,举办“每月走一村”文艺轻骑兵活动 。五年来,这支文艺小分队或自导自演地方特别节目,或以地方白话形式的快板 、小品的形式,将文化大餐送到群众家门口,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益阳市桃江县灰山港镇文化综合服务站站长 何鸣:进一步建好、用好、管好综合文化站 ,发挥文艺轻骑兵的先锋作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多元化的文化服务,同时,创新以“文化+旅游”活动,带动更多人走进乡村 ,助力乡村文旅产业发展。 |